水泥产业将助力我国走出“垃圾围城”
记者从日前于北京举办的“2011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获悉,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是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环保产业。在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看来,把生活和生产废弃物作为生产水泥的原燃材料,既能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又能为人类的健康安全尽一份社会责任和义务,何乐而不为?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张人为分析指出,对占世界水泥总量50%的中国水泥工业来说,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尤为重要。水泥工业的绿色发展将奠定该行业在环境空间的地位,在国家绿色发展财政经济政策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积极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将为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带来更大的效益。
据介绍,在《巴塞尔公约》的条文中,水泥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的协同处理方法已被认为是对环境无害的处理方法,这说明了水泥生产过程中对危险废物进行协同处理的适用性。欧盟在其2020年发展战略中已将水泥窑协同处置社会废弃物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认为对城市生活垃圾的高效再利用通过现有水泥窑的协同处置可以达到比垃圾发电厂更安全可靠的程度。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水泥生产过程中回转窑系统具有高温、燃烧环境稳定、停留时间长、粉尘能够达标排放的特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这一技术逐渐成为欧美国家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流。
目前,我国有许多水泥企业都在尝试利用水泥回转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安徽海螺、湖北华新、北京金隅集团以及广州越秀等水泥企业在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业内人士呼吁,大范围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时机已经成熟。
但是,也有些环保人士对由于废弃物来源的复杂性使得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出现的一定量重金属表示了担忧,认为“这些重金属掺杂在水泥中将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水泥窑处置废弃物中重金属的迁移行为研究表明,只要控制得当,重金属的迁移、浸出行为均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危险。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从重金属产生源头到水泥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控制体系,相关标准和法规也比较完备。比如,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的各种废弃物分门别类,并限定了其中的重金属含量,同时制定了焚烧废弃物的水泥窑大气排放标准。而在瑞士,也对熟料和水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做了规定,以此来规避风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刘明处长指出,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时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将有助于化解我国的“垃圾围城”危机。结合水泥产业的节能减排和把水泥产业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目标要求,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已经把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生产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了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将利用日产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理工业废弃物、污泥和生活垃圾的技术装备开发与制造列入了即将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0版)》鼓励类。
有关人士介绍,在资金扶持方面,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项目列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中。国家将对水泥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
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生产线建设予以预算内资金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应本着“谁产生污泥及其他废弃物,谁支付处置费”的原则,对水泥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及污泥给予合适的补贴,以提高水泥企业处置废弃物的积极性。
中国建材数量经济监理学会周鸿锦分析指出,“十一五”时期水泥企业经济效益稳步上升除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与资产使用效果提升外,水泥企业利润来源的多元化是重要因素。他直言,出售水泥产品收益历来不是水泥企业利润的惟一来源,财政补贴收入是水泥企业利润重要来源。其中,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增值税返还实质上是水泥企业的利废收益。此外,水泥企业开发出售纯低温预热发电技术、投资混凝土制造行业以及其他业务收益愈发成为水泥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